客服热线:400-700-0188
投资者教育

普及“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知识,防范洗钱风险 

日期:2020-07-08    来源:金源期货    作者:金源期货    点击量:6066


 普及“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知识,防范洗钱风险 



1、反洗钱

什么是反洗钱

反洗钱是为了预防通过各种方式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等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洗钱活动。


反洗钱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及时发现和控制洗钱活动,追查并没收犯罪所得,遏制洗钱犯罪及其上游犯罪,维护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是有利于消除洗钱行为给金融机构带来的潜在金融风险和法律风险,维护金融安全。

三、是有利于发现和切断资助犯罪行为的资金来源和渠道,防范新的犯罪行为。

四、是有利于保护上游犯罪受害人的财产权,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正义。

五、是有利于参与反洗钱国际合作,维护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2、反恐怖融资


什么是恐怖活动和恐怖融资

恐怖活动是指以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为目的,采取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造成或者意图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公共设施损坏、社会秩序混乱等严重社会危害的行为,以及煽动、资助或者以其他方式协助实施上述活动的行为。

恐怖融资是指下列行为: 恐怖组织、恐怖分子募集、占有、使用资金或者其他形式财产;以资金或者其他形式财产协助恐怖组织、恐怖分子以及恐怖主义、恐怖活动犯罪;为恐怖主义和实施恐怖活动犯罪占有、使用以及募集资金或者其他形式财产;为恐怖组织、恐怖分子占有、使用以及募集资金或者其他形式财产。


恐怖融资常见形式

通过慈善机构募集资金、通过合法经营募集资金、通过自筹资金募集资金。


洗钱与恐怖融资的区别

洗钱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让非法的犯罪所得及其收益获得表面上的合法性;恐怖活动通常具有非经济目标,其犯罪的目的锁定在诸如寻求公开化、政治合法性、政治影响力和传播意识形态等非经济目的上。洗钱与恐怖融资的主要区别有以下三点:

首先,恐怖分子以及恐怖主义组织并非为利益所驱动,他们的目标不是聚敛大量的财富,而是造成伤害以及恐怖。

其次,洗钱通常会涉及企图隐瞒资金的非法来源的金融交易,而恐怖融资的资金的来源通常不是非法资金或者并非由非法活动所生成的。

最后,恐怖融资以及洗钱之间最重要的区别是恐怖融资支持的是用不可告人的暴行和暴力去对抗无辜的受害者。


3、反逃税


什么是逃税

逃税是指纳税人违反税法规定不缴或少缴税款的非法行为。主要表现有:伪造、涂改、销毁账册、票据或记账凭证,虚报、多报费用和成本,少报或不报应纳税所得额或收入额,隐匿财产或采用不正当手段骗回已纳税款等。逃税分为狭义和广义,利用非法手段不按规定申报纳税为狭义逃税;采用各种手段逃避纳税为广义逃税。


逃税的常见方式

 一是将资产放置在“避税天堂国家”。“避税天堂国家”是指一个征税很少或不征税的国家。一些“避税天堂国家”会提供诸如秘密银行账户或空壳公司这样的金融机制,目的就是向其他国家税收机关和执法机关隐瞒资产真实所有人的身份,有些避税天堂国家还具有严格的金融保密法,可以严格限制政府间税收信息的交换,阻碍其他国家发起和起诉逃税行为的能力。

二是一些地方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制造税收“洼地”吸引影视、商务等行业的公司在当地注册,如新疆霍尔果斯市就吸引了大批公司在当地注册。大规模使用优惠政策会导致恶性税收竞争,人为扰乱税收征收秩序。

三是部分人员借助空壳公司,频繁进行“公转私”资金交易。先通过对公账户向个人账户转账,再利用现金或本票的形式将资金转入公司高管账户,达到逃税目的。


反逃税与反洗钱的关联

国家税务总局在2017年5月联合五部委出台了《非居民金融账户涉税信息尽职调查管理办法》,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共同申报准则(即CRS)最核心的工作是识别其所管理账户的持有人身份,通过识别账户持有人的税收居民身份,确定是否属于在CRS下需申报的对象,然后将需申报账户的相关信息进行申报和交换。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本来就包含客户身份识别这项内容,而且在2017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三反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严厉打击国际逃避税,充分发挥反逃避税对反洗钱的积极作用,同时运用好反洗钱机制,不断提高反逃避税的精准度”。因此反逃税与反洗钱是需要整合进行的。随着反洗钱的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与客户建立初次合作关系时,须确保客户没有税务犯罪,如果发现有将无法建立合作关系,如在已有合作关系的客户中发现税务犯罪行为,需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配合开展打击逃税行为的义务

提升反逃税意识,依法代扣、代收、代缴税款,认识到依法纳税是每个纳税人应尽的义务;积极配合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工作,杜绝冒名开户、杜绝空壳公司;及时举报税务犯罪行为。